目錄
農業發展
智慧農業下家庭經營的轉型重點與發展路徑劉媛;崔茜;3-5
種糧家庭農場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土地困境分析趙金龍;王麗萍;胡建;6-8
從國內外主要糧食品種生產比較看如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劉冬竹;9-11+77
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問題研究李婧雯;12-14
特殊地貌背景下貴州省農業現代化轉型之路研究何玲;馬俊麗;15-17
“三權分置”背景下農村土地大田托管的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羅志強;劉玉花;18-19
遼寧省農業綠色技術創新動力機制研究何灣;20-21
新時代農業生態補償法律機制優化研究王喜軍;22-23
體驗經濟視角下生態農業綠色營銷困境及應對策略張麗瓊;24-25
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研究董雪;閆立萍;葛立群;崔瑩;26-27
價值鏈視角下河南省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研究苗瑞洲;28-29
助推農村創業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分析梁艷梅;30-31
農村發展
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理論邏輯及框架朱婷;夏英;32-34
數字經濟場域下農村經濟的契機、障礙及策略蔡知整;蘇小東;35-37
數字鄉村戰略背景下鄉村經濟發展的優勢、困境與進路楊寶珍;吳旻倩;38-40
淺析新時代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呂斌;41-42
城鄉融合視域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走向及其實現李青芮;43-44
鄉村旅游特色小鎮的勃興及去同質化困境的破解路徑劉卿文;朱麗男;45-47
“三區共建”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內涵、機理與路徑何懌昕;李啟宇;48-50
振興我國鄉村文化的幾點思考楊良山;柯福艷;徐知淵;龍文軍;51-52
鄉村休閑旅游業對接產業融合的更新路徑呂園;53-54
云南省烏蒙山片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對接路徑研究——基于文化與農業要素融合視角李劍;荀關玉;55-56
精準扶貧視角下的農村檔案規范化管理研究羅靜;57-59
鄉村振興戰略下小微權力監督的創新實踐沈熙政;60-62
農民問題
時代變遷背景下新生代農業轉移人口社會政策的演進、特征及展望郭元凱;63-65
鄉村振興背景下完善農村地區基本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張震宇;66-68
多維視角下村級精準扶貧成效穩定性研究——基于陜甘云貴四省129村的評估丁永潮;施海波;呂開宇;69-71
陜西省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精準扶貧的困境和出路吳曉軍;72-74
湘南羅霄山片區旅游精準扶貧實施機制與路徑選擇研究周怡岑;蕭烽;喻琨;劉小鳳;75-77
推動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有效銜接的政策穩定性思考張立;張河;78-79
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旅游“減貧”與“致貧”間的沖突協調研究林筱筠;蘭智妮;80-81
資源配置
我國耕地保護戰略的歷史演進及優化轉型研究劉奎;王健;82-84
構建適應集體建設用地產權改革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李思林;85-87
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制度研究呂軍書;張喆琪;88-90
浙商回歸鄉村創業的特征、問題與政策建議金佩華;何紅光;趙興泉;91-93
我國涉農貸款保證業務的實踐缺陷及優化對策郭翔宇;武寧;李晴;94-96
精準扶貧視角下金融扶貧的經濟學思考高紅;黨志琴;黨志文;97-99
鄉村振興背景下土地經營權融資擔保的困境及對策王秀鵬;100-102
基于日本經驗的我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路徑研究楊鈞期;103-105
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產業鏈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杜霖春;106-107
應用型高校創業型“新農人”培育體系研究劉巖;108-109
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農村體育經濟的價值、困境與優化路徑劉波軍;110-112
市場與貿易
我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的現狀、模式與展望李晶;韓振國;113-115
大數據時代農村電商風險防范的法律對策分析王喜萍;黃紅霞;116-118
新時期跨境電商賦能農產品走出去的價值與對策邵秀麗;119-121
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江蘇農村電商創新發展策略王雨;122-124
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優化探究晉新煥;125-127
“一村一品”背景下江蘇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胡志剛;張露露;128-130
新媒體時代農產品品牌塑造研究馮琨;131-132
“互聯網+”背景下農業企業品牌化建設與管理路徑吳偉生;遲云平;133-134
抖音與快手等直播帶貨對農民增收的影響研究賈瑋娜;135-137
“政府+網紅”帶貨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佟曾;王一雯;王洪明;138-139
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模式對比分析鄧伶俐;劉帥;140-141
農業上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行業困境及超越牛凌青;142-144